新闻中心

林西县大井镇:巧用“加减乘除” 开启“种养循环”

发布日期: 2024-08-05 作者: 行业新闻

  “去年养牛,饲草要从外地购买,成本大,风险又高。今年不一样了,镇上引进了粮改饲企业,我的养殖成本一下子就降低了,效益有了很大保障。”大井镇养牛大户陈宝鑫一脸喜悦地说道。

  近年来,赤峰市林西县大井镇形成“两带一区”发展布局,即:环中心城区乡村振兴大井镇示范带、沿查干沐沦河农耕示范带、大井镇中草药引领示范区。逐渐完备优化产业体系,向前向后健全链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粮饲兼顾、种养结合、高效循环发展的新格局。

  玉米周身皆是宝,绿叶葱葱已谷粮。玉米作为林西县八大优势主导产业之一,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景广阔,大井镇一直在优化农业产业体系,持续强链、延链、补链,因地制宜引进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提高玉米就地转化率,推动玉米产业全链条发展。

  “林西县玉米产业蒸蒸日上,我们投资1500万元在大井镇东方红村建设新型玉米压缩生产线,投产以来,生产效率比之前传统的压机提高将近1.5倍,收购玉米的范围不但覆盖林西县域,也延伸到周边旗县,提高了种植玉米的附加值。”荣发饲料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春梅介绍说。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大井镇以沿查干沐沦河农耕示范带为抓手,深耕玉米产业,运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和先进设备将玉米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串起“黄金产业链”。

  “用玉米压片做成的饲料喂养牛羊,吃着放心还长得快,肉的品质也好,党和政府提倡的‘种养循环’新模式,让我们老百姓处处都省钱。”大井镇东方红村村民丛子发逢人就念叨他的开心账。

  一点一滴降成本,一心一意保民生。大井镇利用区位优势引进粮改饲企业,以订单收购方式减少农户种养殖成本。播种期为当地农户提供种子、农资,秋收时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储当地玉米,省去中间商和运输花销,实现就地收购、就地加工。

  据大井镇人民政府畜牧站站长李梦林介绍,近几年玉米库存过高,导致收购价格不高,反观市场,肉、奶等食品需求正迅速增加,牛羊等牲畜对饲料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粮改饲转化企业既能去玉米库存,又能补草食畜牧业短板,真正打通了农和牧,降低畜牧业成本,让农民得到实惠。

  秋收是乡镇人居环境整改治理工作的重要节点,以前每到这一段时间,大井镇的田间地头秸秆乱堆乱放现象严重,存在很大火灾隐患。引入粮改饲企业后,变得大不一样了,收割机将玉米收割、搂草机将碎秸秆搂成堆、打捆机将成堆的秸秆打成捆、叉车将成捆秸秆装车,经过一系列连贯操作,秸秆乱飞的场景转眼间不见了,天蓝地净的美好景象映入眼帘。

  一举多得实惠多,百姓称赞笑开颜。“现在村老百姓都看好粮改饲转化企业,有效解决了牲畜的饲料问题,让村头巷尾干净整洁,老百姓还能去企业打点零工补贴家用,最重要的是能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多赢的良好效果。”大井镇东方红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陈国志高兴地说道。

  “大井镇与巴林右旗查干沐沦苏木接壤,属于传统农区和农牧交错地带区域,畜牧业相对较发达,饲料需求量大。粮改饲转化项目正是近年来大井镇推动草畜产业发展、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大井镇党委副书记王久利表示。

  以“存量”换“增量”,让闲置土地再生金。大井镇以“让‘沉睡’资产迸发崭新活力”为目标,释放土地发展动能,将每一寸土地发挥最大效益,为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

  “那处院子多少年来一直空着,草都快比人高了,年初看有人在施工,我们都纷纷猜测咋回事,没想到,摇身一变成了粮改饲转化企业,我家这些牛羊可有口福了。”红星村村民王可心抱着小羊羔开心地说道。

  “旧巢”引“新凤”,大井镇将隆平农场小学旧址、隆平农场粮站旧址盘活利用,引进粮改饲转化企业。此举有效解决土地资源利用低、工业用地少、项目落地慢的难题,让“沉睡”资产“涅槃重生”,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年丰时稔农民乐,种养循环共发展。大井镇将继续完善种养结合、粮草兼顾的新型农牧业结构,走出一条循环发展、生态发展、绿色发展、链式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赵妍、邵浩展、吴琳琳)

  记者从自治区财政厅了解到,2023年以来,内蒙古累计下达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43.87亿元,降低了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为全区农业稳产保驾护航。 其中,自治区财政厅在提前下达2023年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资金25.72亿元、自治区保费补贴资金15.55亿元的基础上,针对入秋以来全区灾情多发的实际和防灾减灾工作需要,又迅速组织下达自治区保费补贴资金2.6亿元,支持全区各地及承保机构快速推进工作进度,督促各级财政部门按照承保进度及签单情况,及时足额拨付保费补贴资金,进一步提升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使用效益,切实将受灾地区农户损失降至最低。…

  金秋,苍茫的呼伦贝尔大地,一望无际的大豆田里,粒粒金黄饱满的豆子,沉甸甸仿佛在讲述一段深沉厚重的历史佳话。 微风轻拂,豆农们放下手中的活计,捧起一串串宛如金色“铃铛”的豆荚笑得合不拢嘴,大型农机具已经备好,只等收获时刻的到来。…

  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